

临床上有些患者,觉得身上各种不舒服,但是一去医院,又检查不出什么毛病。
虽然检查结果显示没有什么毛病,而身体的不适感却又是真实存在的,因此他们还往往受到其他人的误解。
其实,这类患者虽然表现出来的是身体上的不适,但实际上是心理疾病在搞怪,这种心理疾病叫做“躯体形式障碍”。
什么是“躯体形式障碍”?就这个问题,我们请来擅长治疗躯体形式障碍的胡建主任,给大家讲讲:“躯体形式障碍”是什么?有哪些表现呢?该怎么办?家属及患者可以为自己做什么吗?

躯体形式障碍是什么?
有哪些表现?
所谓的躯体形式障碍,是一种常见的心理疾病,主要特征是反复出现这里不舒服那里不舒服,不断要求进行各种检查,但往往查不出相应的器质性病变来解释患者的不适。这种反复的躯体不适使患者感到痛苦并且常常影响患者的学习、工作及人际交往。
躯体形式障碍的临床表现主要涉及以下系统的不适:
1.胃肠道症状:口干、口苦、恶心、呕吐、嗳气、呃逆、腹泻、腹胀、便秘
2.呼吸循环系统症状:胸闷、心悸、气促、头晕
3.泌尿生殖系统:尿频、尿急、月经不规律、痛经
4.神经系统:怕冷、潮热、多汗、面部发热
5.疼痛:胸痛、背痛、关节痛、各部位的慢性持续性疼痛
6.疑病表现:害怕得了某种严重的疾病,多为肿瘤、艾滋病等危及生命的疾病,如咳嗽就怀疑罹患肺癌,手上破皮就怀疑感染了艾滋病;害怕现在轻微的病情将要变得严重,如乙肝病毒携带者总怀疑自己得了肝癌;害怕死亡,看到与疾病有关的知识或者听闻某人患心脏病就紧张担心,怀疑自己也得了心脏病。
心病还得心药医,需要系统的心理治疗+药物治疗,需要医生、家属及患者组成一个联盟共同努力才能取得良好效果。
躯体形式障碍患者及家属可以做什么?
对于患者,首先是信任你选择看的医生,配合医生的治疗,在医生的健康教育及心理治疗过程逐步对这个疾病有所了解,对自己的病情有全面的了解后,知道并接受这是功能性的,没有器质性的病变;其次,生活作息规律,不熬夜,不赖床;保持适当的运动,如早晚跑步;多与人交往;尽量工作。
对于患者家属,最重要的是要了解这种病,理解患者的体验,不要总是说“没事的,你想多了”之类的话,我听过最难听的是家属对患者说“真是烦啊你,又不见你去死”。这些言语是要不得的,不利于患者的康复。
患者所体验的不舒服是真的不舒服,不是装出来的,检查没问题不代表患者没有病。
家属需要知道的是,患者真的体验到不舒服,并且很不安,需要你们的理解、支持与陪伴。

自己或身边的人患有“躯体形式障碍”该怎么办?想找个厉害又贴心的专家?戳↓
专家介绍
胡建
主任医师,教授,博士生导师
哈尔滨医科大学精神卫生研究所 所长
哈医大附一院精神卫生中心 主任
从事精神病学专业医教科研30余年,东北三省精神病与精神卫生学专业首位博士和博士生导师,2011年评为中国医师协会优秀精神科医师。
擅长:各种精神疾病诊治,如精神分裂症、抑郁症、躁狂发作,特别是对癔病、神经官能症、植物神经紊乱、躯体症状障碍等更有造诣。
社会任职、学术成就
中国医师协会精神科医师分会 常务委员
中华医学会精神病学分会第三至七届委员会常务委员
中国民族卫生协会心理健康分会第一届理事会 副会长
中国医药卫生文化协会心身医学研究分会 第一届副会长
中国医疗保健国际交流促进会精神卫生分会 文化与心理健康学组 组长
海峡两岸医药卫生交流协会精神卫生和精神病学专家委员会 常务委员
黑龙江省医师协会精神病学专业委员会 主任委员
黑龙江医学会第六届理事会常务理事兼精神病学专业主任委员
黑龙江省神经科学学会第二届理事会副理事长兼精神病学专业主任委员
黑龙江省抑郁症防治研究会理事长
黑龙江省精神科质量控制中心主任
中华医学会《中华精神杂志》等多种杂志编委,全国《精神病学》教材博士八年制编委,硕士七年制和本科五年制副主编
发表文章被SCI收录和中文核心期刊近70余篇
承担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十一五攻关计划项目、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资助项目、黑龙江省博士后落户启动资金等项目。获华中地区科技成果二等奖两次、中华医学会优秀论文奖、黑龙江省自然科学技术学术成果二等奖、黑龙江省自然科学技术学术成果三等奖、黑龙江省科技进步三等奖。
胡主任门诊信息
时间:周一上午 周二上午
地点:哈医大附一院 群力院区 专家门诊
如果你也是一位饱受精神疾病折磨的患者
长按图片识别二维码
连线胡主任
一对一咨询

扫码关注医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