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长期吃抗抑郁药会成瘾吗?
不会!
抗抑郁药本身并不具有成瘾性。成瘾的核心特征是“心理渴求”和“强迫性觅药行为”,例如吸毒者为了获得快感而不择手段获取药物。而抗抑郁药的作用是帮助大脑恢复正常的神经递质平衡(如调节5-羟色胺、去甲肾上腺素等),并不会让患者产生“渴望服药”的冲动,也不会带来欣快感或兴奋感。为什么停药后会不舒服? 停药后可能出现的不适感主要有两种情况:
1.疾病复发:如果抑郁症未完全治愈就停药,症状 可能卷土重来,这被称为“复燃”或“复发”。
2.撤药反应:突然停药可能导致头晕、恶心、焦虑、失眠等反应。这是因为大脑需要时间适应药物浓度的变化,尤其是短效药物(如帕罗西汀)更易出现这类问题。但无论是哪种情况,都不等同于“成瘾”。撤药反应通常轻微且可逆,通过逐步减药或换用长效药物(如氟西汀)可以有效缓解。
重要提醒:
1.不要擅自停药:即使症状好转,也需遵循医嘱逐步减量,否则可能引发不适或复发。
2.长期用药≠成瘾:部分患者需要长期服药以预防复发,但这与糖尿病需要长期用胰岛素类似,是疾病管理所需,而非药物成瘾。
二、什么是药物成瘾?
(一)药物成瘾(依赖)分为两种类型:
1.心理依赖:患者对药物产生强烈渴求,甚至不顾健康和社会责任去获取药物,例如吸毒者对毒品的“心瘾”。
2.身体依赖:长期用药后,身体产生适应性变化,一旦停药会出现戒断症状(如颤抖、疼痛、焦虑),必须通过持续用药来避免不适。
(二)成瘾的典型表现:
1.耐受性增加(需要越用越多才能达到同样效果)。
2.停药后出现严重戒断反应。
3.强迫性用药行为,即使明知有害仍无法控制。
三、哪些药物容易成瘾?
1.镇静催眠药:
(1)苯二氮䓬类药物:如阿普唑仑、氯硝西泮。长期使用可能导致耐受性增加,突然停药会引发焦虑、失眠甚至癫痫。
(2)非苯二氮䓬类药物:如唑吡坦(安眠药),滥用风险较低,但仍需警惕依赖。
2.镇痛药:
(1)阿片类:如吗啡、羟考酮。这类药物直接作用于大脑的“奖赏系统”,极易引发生理和心理依赖。
(2)曲马多:虽成瘾性较低,但长期滥用仍可能导致依赖。
注意:这些药物在医生指导下短期使用是安全的,但需严格避免自行增加剂量或延长疗程。
总结
1.抗抑郁药不会成瘾,但需规范用药,避免突然停药。
2.药物成瘾的本质是失控性用药行为,与抗抑郁药的停药反应有本质区别。
3.高风险药物需警惕:安眠药和止痛药需严格遵医嘱使用。
本文章由蒲唯丹医生提供并对此承担全部责任,与本平台无关。

好心情健康

好心情健康

好心情健康

好心情健康

好心情健康

好心情健康
扫码关注医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