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双相情感障碍

什么是“双相”

正常人的情绪波动,高低起伏,一般能维持在正常范围内,然而有一部分人,他们的情绪波动过于强烈,超出了大多数人的正常范围,过于高涨或者过于低落,这就是“双相”。

值得一提的是,“双相”(拼音xiàng,读四声)并非“双向”。

“相”的意思即某种状态,比如水蒸气、水、冰是三个相。在双相情感障碍中,双相是指“躁狂相”和“抑郁相”。而这种状态在很多时候是相对稳定的,并非沿着某个方向直线发展下去,所以被称之“双相”而非“双向”。

严格来讲,诊断双相情感障碍的前提是至少有一次“躁狂相”的发作,也就是至少有3~5天持续的情感高涨、思维奔逸、精力旺盛等,而我们熟知的抑郁症则只有“抑郁相”,没有“躁狂相”。

换而言之,一个人若只有“抑郁相”,无论出现多少次抑郁发作,都只可能诊断为抑郁症,但是只要有一次躁狂(或轻躁狂)发作,无论是原发性还是其他原因引起的,都需更改诊断为“双相情感障碍”。

双相情感障碍的表现有哪些

躁狂相的主要表现可以概括为:

1、注意力不集中(注意力易被外界事物吸引);

2、睡眠需要减少(睡眠减少而不知疲倦);

3、夸大(认为自己才华出众神通广大);

4、思维奔逸(思维联想速度加快);

5、活动增加(喜交往、爱凑热闹);

6、言语急促(说话滔滔不绝);

7、做事不顾后果。

抑郁相的主要表现为:

1、情绪低落(包括绝望、无助、无用等)

2、丧失愉快感(开心不起来)

3、兴趣减退(原本喜欢的事情都不想做了)

4、精力下降

5、消极言行(感觉活着没意思)

6、思维迟缓(脑袋像生锈了)

7、体重减轻、早醒等。

本文章由张丽萍医生提供并对此承担全部责任,与本平台无关。

扫码关注医生

在线客服

电话咨询

关注微信

下载APP

意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