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自残(非自杀性自伤Nonsuicidal self-injury,NSSI)指个体在没有自杀意图时,故意对身体组织实施自我破坏,导致直接伤害的行为。自残行为在青少年中是非常常见的,在临床心理门诊中甚至每天都能看到。我国在2011年的一项全国范围内的调查数据显示,15%的青少年在过去一年中发生过直接自残行为。
通常来说,“割伤皮肤”是最常见的自伤形式之一,此外还有以下是一些比较常见的方式:
严重地搔抓皮肤
灼烧或烫伤自己
打自己或撞自己的头
用拳头击打别的东西或用身体撞击硬物
把东西戳到皮肤里
故意不让伤口愈合
吞下有毒物质或其他异物
把自己置于危险情境,如鲁莽驾驶,酗酒,食用过量药物以及不安全性行为。
为什么有些孩子会出现反复的自残行为?用他们自己的话来说:
“它表达了我那些说不出来的痛苦或感受!”
“这是我控制自己身体的一种方式,因为我无法控制生活中的其他任何事。”
“这样总比没有感觉好,至少我能感到疼痛。”
“割伤自己后,我感到了放松,不再那么焦虑了。情绪上的痛苦慢慢滑落到身体的疼痛中。”
“当我感觉到生活总是有一种不真实感的时候,这种感觉让我觉得恐惧,疼痛能让我回归现实。”
“我在崩溃的边缘,有些东西不断淹没过来,我不知道那是什么,但我觉得自己就快死了。然后我划下去,血流下来,世界渐渐安静,我又一次活了过来。”
“既然无论如何都是折磨,至少——在伤害自己这件事情上,我可以做自己的主宰者。”
“是我做错了事情,那一瞬间就好像那个错误超级无敌大,大到我没办法原谅自己,万死不辞……”
面对情绪上的痛苦、现实生活的困境,很多人用一些可能对自己造成伤害的方式来应对,比如暴饮暴食、吸烟、酗酒、滥用毒品,或是打架斗殴、偷窃、纵火、抢劫等违法行为,同样,自残也是一些遭受困扰的人应对问题的一种方式。
他们通过自残,表达那些无法言语的感受或释放内心的痛苦和不安;获得掌控感、减轻罪恶感或用来惩罚自己;从强烈的情绪或困难生活中分散注意力;让自己感觉到还活着,而不是只有麻木。
如果自残对我有帮助,为什么要停止?
因为你可能会把自己伤得很重,即便不是故意的。通常很难把握你伤口的深浅,或者你的伤口会感染。而且自我伤害可能会上瘾。开始你可能只是冲动,或感到有更多掌控感,但很快你就会感觉到想要进一步自残的想法正在控制你。它通常会变成一种似乎无法停止的强迫行为。
更重要的是,自残带来的缓解是短暂的, 它无法作为一个有效的手段真正地解决问题,可能会让原本的问题持续加重。如果你不学习其他方法来缓解痛苦,那么你患抑郁症,药物或酒精成瘾以及自杀的风险可能大大增加。
那么怎样怎么摆脱自残呢?
弄清楚自己为什么要自残,是否有很多无法疏解的痛苦情绪?所以如果你打算停止自伤,就需要找到替代的方法来处理这些困扰,这样你才能在出现自伤冲动时用不同的方式来应对。
温州医科大学附属台州市妇女儿童医院已成立精神心理科(心理咨询科),我们有专业的心理医生,会帮助你真正的搞清自己的问题,找到适合自己的解决方式。
日常相处中,什么样的孩子,一定要及时寻求专业的心理健康机构进行专业的干预治疗?
(1)忽然变得不愿意与别人交流,对家人、同学和朋友保持沉默,变得孤僻;
(2)频繁突然的暴躁或者愤怒以及情绪低落,对很多事情都提不起兴趣;
(3)出现自伤行为,甚至自杀倾向时;
(4)出现与家长和老师对着干等异常行为;
(5)出现精神恍惚、没有现实依据的恐惧感、负罪感、麻木、胃口不好或者暴饮暴食、夜间睡眠差等状况;
(6)不能够胜任日常的学习任务,学习成绩下降,甚至厌学的情况。

好心情健康

好心情健康

好心情健康

好心情健康

好心情健康

好心情健康
扫码关注医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