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到中年,如何睡个好觉?



中年人士三烦恼:上有老,下有小,头发渐秃还睡不好。

 中年危机,老生常谈,谈论到最后,已不愿再谈。人生在世谁人没有烦恼?谁人又没有悲伤?人到中年,已不愿再聒噪的予人说听。深夜点一根烟,或者倒上几杯酒,一杯敬昨天,一杯敬今天,再来一杯敬明天,直到敬遍了这个月所有的工作日,才借着酒劲沉沉的睡去。


第二天,又是新的一天。中年人的每一天都在不断重启中度过。有些片段在关机时没有保留,有些片段在关机时储存到了C盘,导致电脑的开机速度越来越慢,系统提示您有nGB的垃圾要清理。20时您的电脑打败全国99%的电脑,40岁时您的电脑被全国90%的电脑打败。情绪的垃圾堆叠成山,最先出现问题的便是睡眠。




李医生历次的文章里提到的睡眠障碍,都是以继发性睡眠障碍为主。比如抑郁,焦虑或是其他精神心理疾病导致的夜眠不佳。但是很多读者反馈自己情绪比较平稳。少许的抑郁情绪和焦虑情绪也很快消散,但是睡眠不好却一直困扰着他们。


今天,李医生就原发性失眠的几个类型来说说睡不好觉的这个棘手的事儿。看看您是否曾经经历或是正在经历?


第一,生理心理性失眠。这种患者通常在比较熟悉的睡眠环境,比如自己的家中,出现入睡困难等睡眠问题。但,当到了一个陌生的地方,如外出出差或旅游,却能获得意想不到的睡眠效果。或者不刻意尝试睡眠的情况下反而可以很快入睡。导致这种失眠的原因是患者过分关注自己的睡眠,特别是在睡眠前。



总结一句话:一旦吃了睡不好的苦,但凡睡前就犯嘀咕。睡前少思放轻松,不知不觉入梦中。


第二,特发性失眠。是以婴儿或幼年儿童隐匿起始并长期存在的睡眠困难。今天说的是中年人的睡眠问题,此处不多表。但必须要提到的是:人类失眠障碍的遗传性为31%-58%。所以如果你的爸爸,妈妈睡的不好,那么您可能也会有1/3或者一半的几率获得睡眠障碍。


第三,矛盾性失眠。这个在睡眠门诊并不少见,我们也称之为睡眠知觉问题。一晚上连翻身都没有的熟睡病人却来主诉整夜未眠。或是说只是假寐,周围发生的事情都知道。对于这种病人,我们将她留下来做了多导睡眠脑电图,显示睡眠时间7小时,入睡潜伏期和觉醒时间都尽如人意,但是老人就是说自己没睡觉,只是眯了一个小时。第二晚,我们让当班的护士每1个小时在老人身上写一个数字。第二日的主诉仍是基本整夜未眠。我们询问她是否知道睡觉后护士在其胳膊上写下了六个数字,老人说不知道,才逐渐接受了自己矛盾性失眠的问题。



总结一句话:明明睡的香甜时间长,却抱怨整夜未眠床上躺。医生患者都没错,只是睡眠知觉出了错。


第四,睡眠卫生行为。不良不恰当的睡眠卫生行为在现代人“保持失眠”的战役中起到了决定性的作用。首先,对于睡眠不规律且易出现紊乱的群体。白天不规律小睡,释放了本应该在晚上释放的睡眠压力。确实的做到了“白天睡觉,让晚上无觉可睡。”的教科书般的“失眠示范”。其次,就寝前常规使用咖啡,香烟,酒精等干扰睡眠物质。或在睡前看引人入胜的侦探小说或是电视剧/电影,都会让我们失眠一整晚。同时,不良的睡眠环境也会影响正常的睡眠,比如吵闹的邻居,楼下整晚营业人声鼎沸的烧烤店。都造就了不良的睡眠环境。当上述问题都解决后,甜美的睡眠就会如期而至。



总结一句话:想要晚上睡得好,白天千万要睡少。

给你一杯酒,再给你一支烟。晚上睡不好,那有的是时间。

要想睡的好,环境黑暗,安全,温暖,舒适一个不能少。

第五,行为性失眠。此为儿童性是卖你与父母不当的睡眠训练和限制环境有关。本篇也不过多赘述。


说回中年人如何睡个好觉。前提是放松,少思虑,不焦虑。说起来容易,做起来太难。在此用杨绛先生的一句话来共勉:“一个人不想攀高就不怕跌倒,不用倾轧排挤,可以抱起天真,成其自然,潜心一志完成自己能做的事。”只做一滴清水,拒绝做吹泡泡的肥皂水。不攀高也不膨胀。

顺其自然,清风自来。到最后,人到中年,顺其自然,反而成了最高明的谋事之道。顺其自然,便也成了治疗失眠最好的良方。


李医生为您解忧,祝您身心健康。







带您了解精神科的那点小事。


扫码关注医生

在线客服

电话咨询

关注微信

下载APP

意见反馈